发布时间:2018年09月04日 出处:本站原创 (浏览次)
首先,态度与需求的连接
在生活中,只有发现了麻烦,才可能有解决麻烦的需要。对于麻烦来说,个人的认知会有很大的不同,你认为的麻烦,别人可能认为“很习惯呀,不麻烦”。真正认知了“麻烦”是解决麻烦的前提。然而每个人对待生活的态度又不尽相同,或“讲究”或“将就”,因此,即便认识到了麻烦的存在,有人选择“凑合”,有人则选择“解决”。很多人即便不缺钱,也不会为了满足自己的“懒”,而心甘情愿地选择享受智能家居带来的安全和舒适;而对于一个关注生活品质的人,首先想到的就是解决生活中的各类麻烦,尽力减少操心琐碎的家务,可以尽情地去享受。所以,对待生活的态度才可以连接智能家居的真实需求。
第二,需求和功能的连接
真正需要智能家居的人,或许不尽了解智能家居,但在TA的脑海中已经形成了清晰、真实的需求。或许因为TA不知道该如何描述,或者不知道与之连接的可以实现的功能是否存在,又或许已经问过度娘了,只是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智能家居的服务就该从这里开始:理解TA的非专业表达,帮TA找到解决麻烦的功能,并用TA能够理解的语言或文字,让TA确认你给出的功能完全满足TA的真实需求,从而做到真实需求与有效功能的连接。
第三,功能与产品的连接
功能的实现,来自于产品的选择和产品的叠加,如何选择最适合的产品并找到产品的叠加集成方案,是衡量智能家居服务者优劣的重要标准之一。基本原则是,使用尽量少的产品,完成需要的功能;集成出简单的操作方式完成相对复杂的功能。技术是底蕴(什么产品才能实现功能),经验是基础(有没有更有效的解决办法),行业全面了解不可或缺(了解更多类型和品牌的产品,理解产品之间集成的更多方式),只有优秀的服务者才能发掘出与功能最匹配的产品和产品与产品最有效的连接方式。
第四,产品和装修的连接
与功能相匹配的产品找到了,还需要考虑产品的外观是否与“家”契合(美观);安装位置是否适合追求享受的居住要求(操作方便,灵敏度高);设备本身及安装方式是否存在不安全因素(电池寿命、阳光暴晒产生不良后果、容易进水造成短路)。重视产品与装修的连接,直接体现了智能家居服务者的服务意识,这需要与多方(设计、施工、相关产品提供方)进行有效的沟通,还需要细致地观察现场的实际情况(不能仅仅依赖图纸)。如若忽视了,会直接影响TA生活品质的提升,即便解决了当前的麻烦,还会存在未来可能的隐患。有这种服务意识已经不易,做起来更难,不但需要工程意识、现场经验,最需要的责任感。
最后,习惯与软件的连接
除了必须的墙面面板操作之外,手机、平板电脑对智能家居的控制,基本已经成为了标配。软件与习惯的连接看似简单,而往往不会被重视,其实要做到很难——操作界面要契合个人审美;操作逻辑要符合常规思维模式;操作方法要适合居住者生活习惯;执行和反馈速度也要足够快。这需要服务者准确了解私人的生活习惯;界面设计美工理解个人的艺术品味和色彩喜好;软件工程师在此基础上将功能要求、硬件集成逻辑编辑成一页一页赏心悦目的操作界面,一个一个的集成场景按钮,以快速实现每个人追求的理想生活方式。看似简单的习惯与软件的连接,其实包含着若干“子”连接——使用者、服务者、美工、程序员、工程师相互之间的沟通、理解、执行。别说我耸人听闻,绝对是牵一发动全身,无论哪一步的连接没有到位,都会造成不必要的重复性修改。
总之,不要轻视了智能家居过程中的连接,客观地说,这其实是智能家居系统成败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