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年03月31日 出处:本站原创 (浏览次)
【中国油漆品牌网讯】由此来看,今年乃至每年的油漆市场都不是简单的“市场难做”定义的加强版;而是建材市场、销售模式、消费观念、产品和趋势等各个市场因素不断优化的加强版。前者是基调消极、落眼点在个人的主观感受,后者是基调乐观、注脚在行业发展进程的客观阐述。那么,具体哪一个对油漆市场更具积极影响和推动意义,似乎不言而喻。
建材市场“大变脸”
油漆建材市场发展至今,经历了多个阶段的转变,从自发的散户经营,到传统的摊位制市场以及品牌形象店,再到如今的新型品牌专卖市场和建材超市,规模越来越集中,规范性和可管理性也越来越强。现在,全国各地的建材市场基本上都形成了建材超市、传统摊位市场、品牌专卖店、品牌大卖场几种模式共存的格局。
并且随着时间的推进,这几种模式之间的发展态势和占据的比重在不断发生变化,即超市之间,传统摊位制市场之间,品牌专卖店以及大卖场之间的竞争正在日趋升级。其中,品牌大卖场和专卖店日趋向高端的方向发展;建材超市的市场份额在不断提升,从而直接导致了传统摊位制市场份额的萎缩。
同时,传统摊位模式自身杂货店式经营的弊端也在不断限制其生存空间。很多经销商反映称:“现在杂货店经营啥都卖,大钱赚不到但也饿不死,靠抓一些‘漏网之鱼’为生。而为了卖出货,他们往往把价钱压的很低,这样一来产品品质根本没法保证,不仅导致价格恶性竞争,自己的生存也无法长久。”
而诸如此类的种种“博弈”都让夫妻店、杂货店、坐商等传统油漆经营模式逐渐从建材市场上消失了,如果有谁还在坚持这样做油漆生意,基本上在很多油漆人士眼里,他已经一只脚迈出了油漆行业,继续坚持不做改变的话,关门或转行是不可避免的。
笔者之所以认为会有这样的业内评论并非是主观臆测,或者空穴来风的编造,而是市场实践本身已经在不断检验和淘汰这些模式和思维,今年各地区终端市场上涌现的油漆店面关门和倒闭潮就是这种现象的集中体现。究其原因,和建材市场的另一方面——代理制度的变迁也有着很大的关系。
在传统的代理构架里,生产厂家位于渠道的顶端,可以隔着经销商,隔着一、二、三级批发商向消费者叫卖,经销商也大多坐在店里,靠几个下线大批户走量,那时候的生意很好做,竞争也不激烈。但生意虽然很顺利,可过多的中间环节造成的流通成本上升、价格混乱,信息迟钝、经营被动等一系列问题却日渐堆积了起来。
随着市场的逐渐成熟,尤其是外资品牌导入的高水平竞争手段,让仅仅掌握上游通路的经销商明显不能适应竞争要求,市场逼着制造商和经销商把注意力放到实际销量产生的地方——终端售点店面。并且面对着越来越多的同质化产品,消费者越来越感到无所适从,品牌忠诚度也随之越来越低。此时终端市场作为整个销售通路的出水口,只有做到顺畅,才能使产品能够很快地销售出去,实现货畅其流。
于是,经销商在终端市场上如何投入更多的心血运作,使自己的商品能在商店里脱颖而出,成为市场突破的关键,也因此终端店的魅力、气氛、陈列效果与店头广告物等越来越受重视。在此情况下,高端超市、专卖店等能够迎合消费者的心理特点,提高产品的终端铺货率和生动化陈列效果,从而增加了消费者的购买方便程度,使消费者在生活中受到更深刻的“视觉刺激”的终端销售模式,更能获得销售机会,也更具竞争优势。
终端销售将“消失”?
“建材领域正面临着互联网的全面冲击,未来也许不需要经销商了。因为经销商所做的工作是售卖,在这一方面互联网明显更有优势,同时互联网配送物流也比经销商便捷。这最终可能会导致90%的油漆经销商转行,10%的经销商转变为服务商。”某行业资深人士这样预测油漆行业的销售趋势。
但与其说这是预测,不如说其已经是行业内正在发生的事实。纵观今年油漆行业的趋势和热点,无论哪一个都和互联网脱不开关系。在大数据概念不断向油漆行业渗透之下,如今油漆产业整个供应链的采购、仓储、物流、IT系统化等环节基本上都可以通过数据化管理来实现。
而未来在所有硬件和软件不断完善的情况下,消费者自行在网络端或移动端下单完成的消费模式并不难做到。就拿卫生间的局部装修为例,工程所需要买的测量仪,卫生间所需要的工和料等庞大的数据,在迅速就可以算出的情况下,消费者按结果下单就可以了,高效又方便。而伴随着整个供应链的各个环节,只需要提供完整和健全的服务就行。
这样深度的行业形态变革,对油漆市场的冲击和洗牌是必然的,因为大部分的中小企业和经销商的服务系统是跟不上这个节奏的。价格的透明化、资源的集中化、规模差距的拉大等导致他们很难有跨级进入更高一级市场渠道的机会,市场呈现出的只会是“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竞争分为,并会越来越向“二八分化”靠拢,也越来越接近上述行业人士所阐述的市场格局。
从房地产行业来看,目前国家层面正在大力推行的是精装房,而精装房一般采用的都是集中采购模式,在这方面中小经销商不仅极少有资源渠道能介入进来,而且在产品方面也不具优势。因为集中采购是以价格作主导的,此时要求的不是品质最优化,而是价值最大化,在产品质量相近的情况下,中小经销商没有将价格压低的实力,而一旦靠降价获得了优势,品质又无法保障。长此以往,中小经销商在精装房领域的份额只能被一再压缩,工程资源也会一再向大经销商渠道集中。
此外在零售消费端,人们的消费只会越来越理性,越来越慎重,而不是简单地寻求个性化就能概括的。从成熟的消费层次出发,消费者在购买建材时,首先考虑的是用起来是否方便;其次才会考虑是不是符合潮流,即它是否适合目前的大多数人,然后在此基础上再追求点迎合自己个性的特点,并非一味地要求特立独行;第三是价格考量,主要是从自己预算的范围来衡量;最后才是对品牌的选择。综合起来讲,核心还是价值的彰显。
产品由“大众”走向“小众”
无论是建材模式的变迁,还是销售方式的进化,归根结底都是为作为运营载体的产品服务的。而身处在整体变革的发展业态下,产品本身也势必要发生方向转变和结构调整。现下油漆市场的产品格局基本上已经结束了乳胶漆产品的大一统阶段,彻底走向了水漆产品、艺术油漆产品、硅藻泥、肌理壁膜、真石漆、仿石漆等各自为营,齐头并进的时期。和乳胶漆的大众相比,现在的产品品类都自带小众气质,但又努力地想让自己大众化。
以艺术油漆为例,产品的高端定位和工艺要求,以及本身的个性化和特色化,让艺术油漆符合小众市场的特征,也让艺术油漆在特定的消费领域赢得了口碑和影响力。但对收益和回报的要求,又使得艺术油漆从业者想把艺术油漆的市场做得更大,最好是从小众产品做成大众产品,最终实现乳胶漆那样统治市场的效果,却又不会像乳胶漆似的被取代。
这其中牵涉到的价值培养和投入回报的问题,并不只是艺术油漆才会遇到了,而是所有具备小众气质的产品品类都面临的问题。可以看到,这些产品品类因为对技术含量和产品创新的要求,使它们无一不具备大资本投入、回报期长的特性。而工艺不尽相同,难度却不相上下的施工壁垒,也让其终端推进的速度缓慢,服务的人群有限。从这来看,也许各产品品类最终更会实现的一点是小众性与大众性并存,且各有价值不可或缺的平衡。
但目前的情况是,整个建材行业里,油漆行业是将自己的产品做的最没价值感的。有经销商抱怨称,业主在装修时,随便买一个家具单品就花了2万元,却一点都不觉得贵,而整个墙面涂装下来才1万多块钱,消费者还觉得贵,两厢对比,觉得油漆特没价值。造成这样的现状,还是因为之前的不规范竞争、无休止的价格战造成市场秩序的混乱,从而给消费者留下的低端印象。
庆幸的是,现在行业上下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也在不断努力地提升行业的整体价值。因此当下的各主流油漆品类间虽然各自为营,但并没有各自为政,而是在聚焦产品功能和技术创新的良性竞争的同时,不断加强沟通交流,共同推动油漆行业的标准化和绿色环保化进程,让行业真正朝着健康发展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