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货架上各式各样的消毒产品令人眼花缭乱,越来越注意卫生、安全的主妇们,也常常将消毒用品当做居家生活的必备用品。可是,据《健康时报》对100个家庭的随机调查显示,有许多人并不了解消毒液,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误区。我们先来看看,人们大都是怎样使用消毒液的。
1.消毒液经常使用在哪些方面?
A皮肤消毒——5%
B洗衣服、毛巾等——10%
C清洁家具、地板——5%
D厨房及卫生间的清洁——80%
专家点评:家用消毒液用途比较广泛:洗手、洗衣、擦家具和餐具均可。但是很多情况下没必要使用消毒产品,比如只要科学地洗手就能够达到杀菌清洁的目的。
2.怎样把握消毒液的使用方法?
A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配比后使用——20%
B自己估计使用量——80%
专家点评:这个结果令人吃惊,正确使用消毒剂的关键是仔细阅读说明书,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否则危害很大,不如不用。
3.觉得使用消毒液后就保证干净了吗?
A肯定有效果——10%
B可能有效果——50%
C未必有效果,只是心理安慰——40%
专家点评:只要严格地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正规消毒产品的消毒功效还是不用怀疑的。
4.平均多长时间使用一次消毒液?
A每天——2%
B平均3天左右——20%
C一周左右——30%
D一月左右——23%
E更长时间——25%
专家点评:除非是有明确目标地预防传染病,一般来说,不必多用消毒液,更不必每天使用。
5.家中常备有几种消毒液产品?
A三种以上——10%
B一到两种——50%
C没有——40%
专家点评:选择有效的消毒剂要看产品说明书中的介绍,重点关注说明书中杀灭微生物的种类和消毒适用对象等内容。一种成分类型或同样用途的消毒液准备一种就够了。戊二醛、过氧乙酸、高浓度的过氧化氢不适宜家用。
三款消毒液最常用
购买消毒产品时,首先要查看产品是否有国家正规的批准文号。比如“雅特84消毒液”和滴露,在外包装的明显位置,都标有“中国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卫生许可批件”字样。
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对常见的有害微生物有杀灭作用。比如痢疾杆菌、大肠杆菌等肠道致病菌和黄色葡萄球菌等。其杀菌作用主要是依靠氧化能力,浓度越高,消毒效果越好。但同时越容易引起金属生锈和带色物品褪色,对皮肤的刺激性也越强。而且次氯酸钠溶液的稳定性较差,开瓶后应该尽快使用。
滴露和威露士属于酚类消毒液,虽然主要成分不同于84,但是它们所针对的细菌是大致相同的。滴露主要用于“杀灭肠道致病菌、化脓性球菌和致病性酵母菌等”。而威露士“能有效杀灭多种常见的病毒、真菌、细菌”。
消毒液浓度必须严格配比
正确使用消毒剂的关键是仔细阅读说明书,严格按说明书操作。因为消毒剂只有在一定的浓度下才有消毒效果。从上面的调查看来,大部分人在配制消毒剂时不使用量具而只靠习惯和估计,这种做法的危害很大。这就跟滥用抗生素的危害是一样的,用多用少都是滥用。
首先,如果浓度不够,肯定达不到消毒的效果,最严重的是培养了“毒物”的“耐药性”。长此以往,一般的消毒剂就会对日益壮大的细菌无可奈何。而浓度太高则可能对消毒对象产生明显的破坏作用,并会对人体健康带来损害。比如胸闷、咳嗽、呼吸困难等等。另外,高浓度的消毒剂可能会烫伤皮肤。
消毒时还要注意消毒时间。不是消毒剂和消毒对象一接触就能杀灭消毒对象上的微生物,要保证消毒有效,必须给消毒剂一定的时间。
“老一套”消毒方法可常用
最环保、最安全的消毒方法是物理消毒,即蒸煮和日晒。虽然市场上的新式消毒产品林林总总,但是专家建议,家庭消毒最好使用物理消毒的方法。
据一项调查显示,健康、长寿的老人反而很少使用消毒产品。在10户有60岁以上老人的三代同堂家庭中,5户根本不用消毒产品,其余5户最多在擦地时在有污渍的地方撒少许洗衣用的衣物除菌剂。这10户家庭中,洗衣液和洗衣粉一般是主要清洁产品,既用来洗马桶,也用来擦地、洗拖鞋等。厨房清洁都用洗涤剂。他们选择洗洁类用品的理由是:老人和孩子闻不了消毒液的气味,老人用起来有困难,被儿童拿到有危险。
但这10户人家都有些共同的好习惯:经常晾晒被褥,蒸煮餐具,给房间通风。看来,良好的生活习惯才是家庭消毒真正的好办法。
消毒液使用要点
一、兑水的消毒液一定要没过所消毒的物品,以便达到全面消毒的目的。
二、在使用时要先放入水,再放入消毒剂,而不是相反。
三、浸泡时应该加盖,以免消毒剂挥发。
四、浸泡时间为20分钟以上。
五、含有有机物的物品可能影响消毒效果。
六、对餐具、家具消毒时应该先清洁后消毒。
七、对家具消毒时,因为水分可能降低消毒剂的浓度,所以消毒对象在消毒时应保持干燥。在达到说明书介绍的消毒时间后立即用清水清洗干净消毒对象并擦干。
八、避免消毒剂直接接触人体,万一不慎溅入眼睛应立即用清水冲洗。
九、配制消毒剂时应该戴手套甚至戴眼镜,避免小孩在场。过敏体质的人和孕妇使用消毒液产品需要事先咨询医生。
十、如果家中有传染病人,应按照医生的建议和疾控部门的要求采取消毒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