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年10月26日 出处:互联网 (浏览次)
近年来,红木家具企业通过产学研合作基地、博士后工作站、家具设计大赛、企业办校、院校监督等多种方式与校方达成合作意向,并举行大型合作发布会对外发布。但在红木家具企业纷纷烙上“学院派”的印记、品牌价值得到提升的时候,这些合作项目的成果,是否真能为企业发展带来助力呢?
学院派风格一:产学研工作站实现多方共赢
高校在企业建立产学研合作基地或博士后工作站,对许多行业来说已不陌生,但在红木家具行业还算是个“新鲜货”。近两年,一些产业基地的大型红木家具企业也相继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基地,中山的某红木企业还成功申建了博士后工作站,相关研究人员也已开始进站工作。这标志着红木家具行业已开始积极引入现代科技。
从产学研合作基地和博士后工作站的建站初衷来看,这确实是一个可能实现多方共赢的合作模式,一方面使企业获得了高学历人才和高科技研究成果,另一方面也让高校学生有了实践的机会,若学生在企业的实习效果好、成果突出,还可能直接被企业吸纳。这不仅解决了学生的就业问题,提升了院校的毕业生就业率,也让企业获得了有工作经验的高级人才。
产学研之风刮到红木家具行业之后,红木家具产业加大了与行业链条上各科研院所的合作,以期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一个企业在产品质量、设计创新等多方面的进步发展,促进企业品牌化建设,带动一个区域的产业向前迈进。
现实:绝大部分产学研成果难“落地”
企业建立产学研合作基地或博士后工作站,最直接的目的,当然是希望基地的科研技术能够快速转化为生产力,为他们带来更快更多的效益。然而,部分高校人才理论知识丰富,但实践能力却较差,所做的课题“难以达到预期的市场目标,甚至有的根本产生不了市场效益”,这样的“研究成果”对于企业来说基本没有太大的价值。据官方数据统计,我国大学、研究机构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不足5%,这也说明了目前高校科研成果“难落地”这一问题。
此外,一些企业的基地或博士后工作站甚至变成了空站。作为区域经济在科技方面的提升,企业与院校的这种合作形式一般都会得到当地媒体的报道,企业通过这种方式在媒体和大众面前“作秀”,以达到宣传造势的目的,而院校也借机提升自己的社会形象,但在签约仪式完成之后,有些基地或工作站里甚至没有科研人员入驻,自然不可能有任何研究成果了。
学院派风格二:家具设计大赛促产品创新
红木家具发展至今,其款式、工艺仍数明清时期为最巅峰,加之红木材质名贵、价格高昂,许多红木家具企业都以制作“仿古家具”为特色,而业内对高档红木家具价值的评定也始终以明清时期特色为标准,以至于很长一段时期内,红木家具总是与古典划上等号。这也导致了当代的红木家具始终缺乏其富有时代特色的代表符号。
红木家具企业要摆脱“同质化”,就必须突破创新。于是,近年来,一些红木家具企业为了跳脱传统造型的桎梏、摆脱圈内人的思维定式,联合专业媒体、院校举办家具设计大赛,面向全社会公开征集家具设计作品,希望以此挑选出更多优秀的作品或激发创作灵感。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红木家具是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实体化,这种文化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文化根源,中国人对这一文化的解读可以非常的深入透彻,但有时却始终缺少一些“趣味的火花”。于是,有些企业开始将搜集设计创意的范围扩大到了国外,让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来解读中国文化,挖掘更多的视角,让企业成为孕育创意的摇篮。
现实:大赛设计作品企业难投产
在每年的新品发布季节,现代家具在造型上的创意总是给人们带来许多惊喜,而在功能上的融合和创意又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多的便捷,没有特定结构和文化要求的现代家具在设计上多了更多发挥的空间。
而作为典雅、高贵、文化的化身,红木家具则比现代家具多了更多的限制和要求。红木家具的榫卯结构是绝对不能改变的,家具部件之间靠榫卯链接,但有些设计师对榫卯结构和红木家具造型要求缺乏一定程度的了解,其设计出来的作品按照红木家具的制作方式难以实现或技术要求太高,企业无法制作。
此外,红木家具需体现中国传统文化韵味或符号,但一些设计师在设计上太追求创新,或对中国文化符号了解不深,部分设计作品不符合大众对红木家具的审美标准,这样的作品企业一般也是不会投入制作的。因为红木材质价格昂贵、工人工价不菲,企业自然不会在无法获得市场利益的项目上投入。
学院派风格三:邀请院校做第三方认证机构
对目前的中国消费市场来说,红木家具还是一种了解不深的消费品,许多企业乘机浑水摸鱼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消费者却难以辨明真假优劣,让许多人想买却不敢买或买了却始终担心它的真假,于是,就希望专家学者们给“掌掌眼”。
为了增加消费市场对自身的信心,也为了还自己一个“清白”,一些企业将一些业内鉴定专家请到企业参观自己的工厂。但专家毕竟不可能常来常驻,于是一些企业开始与高等院校合作,邀请院校专家学者定期到企业“验货”,并给确认过的产品盖章或颁发合格证书。
为什么请高等院校来鉴定?企业还有一层考虑。现在许多消费者都知道,花点钱,什么样的证书都能弄来,只是署名不同而已。而消费者又对那些数不胜数的机构也不太了解,因此对红木家具上挂的所谓“国家认证证书”也不太相信。而高等院校不同,学校讲究“为人师表”,学术界的名誉最重要。此外,高校中都是专业的学者教授,相当于一个权威的鉴定机构,这样的鉴定结果自然更令人信服。
现实:院校认证可能成“幌子”
院校在红木家具上盖章,犹如给消费者吃了颗定心丸,消费者觉得“这是专家给看过的”。但事实却并非消费者所想的那样。红木家具的鉴定有很多方面,可以是材质,可以是工艺,也可以是使用的涂料或其他各方面。院校对红木家具的鉴定可能只是包含其中一个或几个方面,但并不是全部。而消费者在不确定院校鉴定内容或被企业导购员误导的情况下购买了红木家具,那可能还是得不到保障。
曾经有一所院校到红木企业去鉴定家具,笔者跟随采访,就亲眼看到院校专家在带有两公分宽白皮的红木家具上盖章认证,因为他们所鉴定的只是家具主要材质的用材是否是大红酸枝,而并不是鉴定其是否符合国家标准中的白皮使用量。
厂家邀请院校协助认证家具,其出发点原本是好的,但有时却反而被终端销售者利用,成为了蒙骗消费者的“幌子”。
结语:
有些红木企业一开始的初衷是好的,但在后续操作中因无法完全掌握销售终端或得不到预期的效果等原因,而使目前行业内绝大多数的院校合作都无法给企业带来实质性的效应。
当然,作为企业,既然戴上了“学院派”的帽子,也应该拿出点学者的架势和风范,不要轻易半途而废,否则,签约仪式再隆重,那也只不过是一个没有成绩也没有毕业证的人穿着借来的学士服拍了张照片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