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年04月06日 出处:本站原创 (浏览次)
【中国防水材料著名品牌网讯】但这并非矫情煞风景,放眼全国,从桥梁到机场,从殿堂到住房,“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漏水案例实在不胜枚举。
当人们在奠基每一座地标、最高、最大、最前卫然的建筑项目之始,都无一例外的宣称:其技术先进、建筑材料最好、监管严密,但建筑屋面95%的渗漏率数据依然触目惊心。实际上,建筑防水行业诸多“越努力越渗漏的悖论“至今无解。
悖论1:标准多,质量差
若细论我国建筑防水材料的标准,只怕又得论出几个世界之最来。一是最全,企标、行标、地标、国标标标俱全,品类无所不有;二是最繁,同一种材料同样的用途,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标准,不同的概念有不同的标准,有条件要出标准,没有条件也要创造出标准;三是品高,有的标准制定的特别高,其实有的防水产品根本没有必要把标准制定的那么高,之所以定那么高,就是排斥其它企业,让其它企业的产品无法进入市场,说白了,有时制定行业标准就是在制造一场独霸市场的阴谋;
一行业人士透露:在我国,制定行业标准已经成了一项产业,行业标准的主编单位、参编单位在制定标准的时候,都会制定有利于自己的游戏规则,并没有考虑其它企业的实际情况和整个行业的现状。
试问这样诞生的标准,是否有说服力?是否能够真正规范行业?行业标准的制定不能成为某些企业独霸市场的阴谋,也不应该成为金钱交易的土壤,应该建立在公开、公正、透明的基础之上!
悖论2:招投标越“公平”,底线越低
低效的监管和低价中标,是建筑防水工程市场的两大杀器,也是假冒伪劣和偷工减料的制度根源。
实际上,最低价中标法是一种国际上通行的评标方式。安徽公共资源交易集团公司招标师朱锋认为,在英美日等发达国家,政府投资项目均采用经评审的最低价中标方式,多年来几乎无人质疑其低价低质。究其原因,发达国家是靠完善的诚信体系去约束投标人的中标履约行为。而国内由于缺乏相应的约束机制,一些投标人盲目拼价格,甚至不惜低于成本报价,中标后则采取偷工减料、变更施工内容等方式获得额外盈利,这些做法对工程质量、安全生产以及工期进度均会带来巨大隐患。
在这种制度安排下,往往项目体量越大,竞争越激烈,中标价格越低,甚至某些重大项目市场出现了中标材料价格长期低于制造成本的情况,所有人都心知肚明,却又乐此不疲。反而,如果谁想改变这种现状去强加干预,将有可能遭遇巨大的风险,假冒伪劣者高举反腐的大旗,摇身一变为正义之师,举报信满天飞,将当事人弄得狼狈不堪,工程项目一地鸡毛。
悖论3:质量监管过程严密,结果低效
甲方、乙方、监理、分包以及第三方,从材料到施工,从检测到验收,从标准规范到质监配置,每一个环节都没有少,每一个节点都有记录,监管闭环不可谓不严密,但是对于渗漏这个癌症始终没有疗效。
从防水工程材料质量控制这个闭环来看,供应商提供一份型式检验报告和现场见证检验报告即被视为合格。其中,型式检验报告为全项,每两年抽检一次,效力覆盖两年间出产的所有该项产品,由制造商提供;见证抽检报告为常规项,由监理按规范抽样送第三方检验获取。第三方检验只对来样负责,所有相关方在具备两份合格报告的情况下,对该批防水材料质量责任即可获得豁免权。
这里面没有什么不对,但又好象哪里不对,个中款曲,大家心照不宣。
悖论4:三分材料七分工应用部门一场空
建筑防水材料具有生产资料属性,再优质的材料,如果没有科学的设计、系统的配套、正确的施工安装和精心的维护,都无法实现防水功能,因此有三分材料七分工之说,应用技术配置理应在这个行业中获得相当的权重。然而并不,应用技术配置在建筑防水行业中几近为空。
一曰施工资质空。获取施工资质的门槛并不低,要求高规矩多审批程序长,维护一纸相当级别的资质年度费用甚至高达数十万。但是大多数具备资质的施工企业,应用研发、管理、培训、管理和保障部门的人员配置都是空设的,一些最高级别施工资质的企业甚至只是夫妻店,仅靠资质租赁就赚得个盆满钵满。
二曰专业队伍空。市场上成建制的专业施工队伍凤毛麟角,仅极少数的规模制造企业有少量配置。绝大多数施工队伍由农民工构成,人员流动频繁,缺乏培训和保障。
三曰应用技术空。一方面,行业里材料专业出身的专家占据大多数,工程应用专业出身的专家极少。另一方面,防水工程应用又是一项跨学科专业的边缘科学,应用研究和职业教育相较于材料研发投入大、周期长、收效慢,公共部门和企业部门投入都缺乏动力,导致整个行业应用技术知识和人才的源头总体上是枯竭的。因此,为什么会出现一些设计师乱点鸳鸯谱,工程师不懂产品,材料指标牛头不对马嘴,概念营销大行其道的现象,就有了一个合理的解释。
悖论5:质量保证成本和渗漏率双高
质量保证成本体现在两个方面,以竣工验收为节点,一是事前成本,二是事后成本。
事前成本如前所述,包括为获得进场资格所支出的费用,从材料出厂、安装施工到验收各环节的检测监督,以及参与工程建设各方及第三方为完成这些质量保证措施所支出的人员、场地、设施、设备和管理费用。
事后成本便是合同额5-10%的质保金了。虽然说防水工程质保金只是甲方短暂保留,到期无事便退还,但是防水工程保修期期间发生任何质量问题,施工企业必须按约修复,而修复防水工程往往达到新建造价成本的5-10倍。以目前市面上的渗漏率水平,即便到期收回质保金,保修期间为返修支出人吃马喂的成本,只怕也远远超过质保金的额度,很多时候,一些施工企业直接把这部分支出列入工程成本里去了。
就我国目前情况来看,无论在建筑、装备还是产品技术上,我国与世界先进水平并无差距,但回到建筑防水的应用层面,以上悖论却长期无解。在渗漏治理这个问题上,着实与我国全球经济治理地位不可同日而语。
值得欣喜的是,随着终端用户需求的升级,对建筑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市场各方包括企业、行业和政府,已经开始对建筑质量保证机制作出全新的努力和有益的探索。
小编期待,通过业内同仁艰苦卓绝的努力,用“真诚的呼吁”和“坚定的承诺”,早日攻克建筑渗漏率居高不下的难题,圆满实现“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千古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