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年05月05日 出处:互联网 (浏览次)
中国的电工市场从初创翻到成熟一页时,一批如ABB、施耐德、西门子、正泰、德力西、鸿雁等成熟品牌已拥有很多可整合资源,譬如人才、技术、客户等,中国电工行业的总产值更达近200亿元,如今已形成了由浙江、广东、湖南区域等重要产业基地。在这种强大的行业背景下,企业发展就好比下棋,每一步都至关紧要,漏算一着,走错一步,则满盘皆输。
2014年是整个电工行业的分割点,这一年大的企业如公牛在灯具卖场、县级市场发力,广东好几家电工企业也跟上发展步伐,逐渐把渠道下沉放到发展“首位”,很多走品牌路线的电工企业开始尝到市场压力,就连一些五千万以上的企业亦然。
在过去十年来,房地产发展迅速,提前预支了大部分建材行业的份额。那时虽然厂商叫苦连天,但大部分厂商实际上都是在赚钱的。从经济发展规律来看,一个行业大部分企业都盈利,是不符合商业规律。根据增长假象,厂商在这种相互扩张的过程中,互相影响促进发展,企业和经销商的数量呈“爆炸性”增长。最后发现大家都沦陷于“零合博弈”,而大家却都忽略了市场的真正需求,并没有按照市场的需求来研发产品和制定营销政策,导致很多企业的发展都是建立在厂商间库存的迁移基础之上,致使小部分企业赚钱其实是市场的滞后反应,已属正常。
在此特以华东市场为例:
近期福建泉州地区的很多商家反映,生意非常难做,市场严重饱和,要是把整个泉州的商家砍掉一半,才可恢复到以前“辉煌”日子。此话虽夸张,但也反映了商家过度扩张的后果。
华东市场的商家一直喜欢“做品牌”,以代理高端品牌为荣。某位代理高端品牌的商家在如今市场乏力时,却发现店面、人员、车辆和仓库的成本逐渐加大,自身的销售额也在大幅下滑,天天都如坐针毡,产品线虽丰富,但对分销的掌控也十分强势,就算是亏本促销也难以激活市场,最后导致不断的更换甚至裁掉人员以应对压力,生意自然沦陷于恶性循环而不能自拔。
很多浙江电工企业一讲到华东市场就说,这个市场对品牌的要求非常高;一说到西南市场,就说西南是118和明装产品市场,且好的区域已被广东品牌所覆盖,差的市场被“擦边球”品牌占据,自己根本无法进入。如今,企业已感受到市场非常难做,自己的产品虽好,价格却不贵,怎么就卖不动呢?其实这一切正是企业不了解市场需求所惹的祸。
电工行业正发生前所未有的巨变,洗牌就在弹指一挥间,这时还不了解市场需求是非常恐怖的事情。以前大家靠多年积累的经验和资源来聘请一批业务员去“硬碰硬”,可能还会有一席之地,但在大环境下还依靠这种老套路,经销商可能会瞧不上你。大家何不抛弃过往,一起到市场窥探下行情,从而实现品牌价值方面有更大突破,进而实现企业梦、行业梦和中国梦!